搜索
学校主页

书院文化

于三秦大地之上 探乡村振兴之歌——士谔书院士和言直实践队飘向北方支队赴陕西省调研

2025年02月24日

(通讯员 孙乾翔 苏德那)为赶赴乡村振兴的时代浪潮,探寻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1月10日,士谔书院士和言直实践队飘向北方支队来到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宝鸡市太白县,开展了为期六天的调研活动。期间实践队走访多地,调研多个村庄,并与有关部门进行了交流,为乡村振兴贡献了青春智慧和青年力量。

实践队前三日来到西安市蓝田县,首先走访了蓝田县雏鹰公益之家。雏鹰公益之家是由卫淑茹老师于2012年创办的非营利公益机构,主要服务于秦岭山区的留守儿童。三天的相处时光里,实践队队员们不仅与公益之家的孩子们相识、相熟、相欢,还与卫老师进行了深入交流。队员们还走访了将军村“浮生草木”陶艺店以及白鹿原影视城、王家大院等地,亲身感受了乡村振兴给蓝田带来的巨大改变。

后三日,实践队来到宝鸡市太白县,重点走访了枣园村、梅湾村、方才关村三个村庄。枣园村坐落于太白县桃川镇,近年来在航天集团的定点帮扶下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产出的蓝莓、葡萄等品质优良,销量可观,村里的养蜂产业同样为村经济注入活力;梅湾村位于太白县咀头镇,村里的民宿产业依托当地优美的自然风光和凉爽气候蓬勃兴起,吸引了众多游客,同时特色种植产业也颇具规模;方才关村则地处太白县城郊,村中食用菌产业示范园规模庞大,集种植、加工、销售、文化展示于一体,该村同时也在积极探索发展高山蔬菜种植业,带动了村民就业,增加了经济收入。

六天的行程,实践队队员们在深切感受到乡村振兴的显著成果的同时,也发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雏鹰公益之家的老师的数量和专业性问题以及场地和设施问题成为发展的阻碍。白鹿原则面临旅游季节性差异明显、文化内涵挖掘不足的挑战。对于太白县的几个村庄,枣园村的旅游资源尚未充分开发,宣传力度不足,同时缺乏特色旅游项目;梅湾村的旅游产业同样面临季节性差异明显的问题;方才关村的菌类产业则面临白色污染问题,环境压力较大。此外,各地普遍都存在青年就业岗位稀缺,人才流失严重,乡村发展缺乏创新活力的问题。

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实践队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对于公益之家,建议继续加大宣传力度从而获得较为稳定的资金来源。对于白鹿原则建议深入挖掘文化底蕴,加强区域合作。对于太白县的三个村庄,则建议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加大旅游宣传力度,同时开发更多体验型旅游项目,探索打造四季旅游产品。梅湾村还应优化民宿定价策略,而方才关村则建议尝试引进先进技术和人才,解决菌类产业的白色污染问题。对于普遍存在的人才流失的现象,建议设立人才引进优惠政策,为人才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待遇,吸引更多人才扎根乡村。

据悉,此次调研让实践队队员们深入了解了乡村振兴的现状与挑战。队员们表示,未来将持续关注乡村的发展,积极提供帮助,助力乡村振兴。相信在青年们与干部们的协作努力下,乡村振兴的繁花可以开得更加灿烂。


(审核:丁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