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张杨)4月2日晚,传源书院第七期源桌会专业交流活动在学院路校区主M304教室顺利举行。传源书院学业总导师王少萍以破局与成长——在兴趣和现实中找到人生的真爱工作》为主题,为2024级20名学生开展专业选择与职业规划深度指导。活动通过理论模型构建、案例解析和个性化答疑三大环节,为信息大类学生提供就业指导。

在活动过程中,王少萍老师提出“五角星法则”人生价值坐标系,从身体、事业、家庭、关系、爱情五大维度解析职业发展底层逻辑,强调“事业为先,身体为基”的成长主次关系。针对当前学生普遍存在的分流焦虑,系统建立三维决策模型:在个人层面关注性格特质与核心能力匹配度,行业层面分析行业现状与学校资源优势,发展层面考量就业市场需求与深造路径衔接。并通过往届学生“兴趣转型失败”的典型案例,破除单一兴趣导向误区,倡导建立动态发展的职业认知观。在互动环节,学生围绕职业定位偏差、专业方向迷茫、转型试错成本等痛点提出疑问。针对“就业热情与专业能力不匹配”的典型矛盾,王少萍提出“基层实践+知识储备”双轨制解决方案,建议通过实验室实习积累技术经验,并同步修读相关辅修课程。对于分流方向无明确偏好的学生,创新设计“学期排名×培养方案×学科兴趣”的量化决策框架,将主观意愿转化为可操作指标。并通过解析往届毕业生转型互联网产品经理的成功案例,强调职业转换需精准评估岗位核心需求与个人竞争力图谱。

本次源桌会是传源书院落实春季学期师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举措之一,实现方法论供给与个性化指导的有机融合,超半数同学通过一对一咨询获得定制化解决方案。王少萍特别引用“天生我材必有用”激励学生,倡导建立“能力适配+环境分析”的复合决策思维,推动学术传承与育人模式双优化,助力学生在行业现状需求与个人成长诉求间找到最优解。
(审核:郭伟丰)